国际新闻
外资机构连续6个月净增持中国债券,中国已成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中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最新公布数据显示,5月末境外机构债券托管余额16106亿元人民币,5月增持规模达到766亿元,比4月多增加579亿元,连续6个月增持,并创年内单月最大增持规模,中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解读:近期美债收益率下行,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加深等因素令中国国债对海外投资者吸引力提升。今年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决议态度明显转鸽,叠加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信号频频出现,令市场对美国经济景气回落的悲观预期得到强化,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快速提升。议息会议后,美国国债收益率明显下行。近期来看,海外投资者对美债的投资兴趣受到一定抑制,中国、日本等国抛售美债量同比有所提升,各国增持中国国债力度相应有所加大。预计未来中美长端利差将进一步走扩,中国债券对外资的票息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预期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全球指数开始纳入中国国债,未来中国国债的外资配置盘将继续增加。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2% 为2016年11月以来首次
近日,2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跌14BP至1.74%,10年期美债下跌6BP至2.03%,盘中一度跌破2%,为2016年11月以来首次。美债收益率曲线变得陡峭,10年期与2年期国债利差扩大至29个基点。
图:美联储暗示降息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破2%
解读:美联储近期释放降息信号,令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悲观预期再度升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期限利差走扩等种种迹象表明,市场认为降息很可能有所提前。6月20日的议息决意声明删除了对未来利率路径“保持耐心”的说法,态度明显转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数据显示7月降息的概率从议息会议前的82.3%升至会后的100%,令市场对美国经济景气回落与通胀低迷的悲观预期再度升温,与经济预期息息相关的长端利率盘中大幅下行,一度跌破2%水平。盘中短端利率下行更快,期限利差走扩至29BP,反映了市场对于降息时间可能提前的判断。目前来看,美国经济动能持续衰减,经济与通胀走弱信号频频,货币政策转鸽等多重因素将带动美国国债收益率继续回落,此轮美债熊市的拐点已经出现。
国内新闻
最高法17条意见护航科创板
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最高法历史上首次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安排而专门制定的系统性、综合性司法文件。
图:最高法发布《关于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
解读:《意见》的发布,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为科创板及注册制的实施提供了较高层级的司法保障。《意见》共有17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在配套司法保障意见方面,肯定了“同股不同权”的公司治理安排,明确了发行人、保荐人、中介机构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责任认定,同时规定科创板上市企业民商事案件,由上海金融法院集中管辖。第二,在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方面,《意见》要求对欺诈发行、利益输送等行为从严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对投资者适当性,以及场外配资相关案件的审理进行了规定。第三,在改革证券民事诉讼制度方面,明确了共同诉讼制度在证券类诉讼中的应用,有效降低投资者的诉讼成本和举证难度。科创板相较于A股现有板块,在制度方面有多项突破与创新,也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次《办法》的发布,不仅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法治化改革。
公募基金参与科创板转融通新规:允许公募持仓科创板品种作为券源借出
证监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于2019年 6月21日先后发布新规定,明确提出包括开放式股票指数基金在内的四类基金产品可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的约定,参与出借业务。
图:证监会《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指引(试行)》公告
解读:新政策的出台对于A股市场以及公募基金市场的稳健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市场上规模在2亿以上的指数基金约有368只,合计规模约8104亿元。在转融通新规下,指数基金除原有的基金投资收益以外,还可获得证券出借产生的利息收入,总体收益将因此大幅提升,指数基金的发展可以很大程度得到推动。同时,新政策对定期开放式的权益基金亦产生积极影响。在股票型基金长期有80%最低仓位要求的情况下,公募基金可通过出借股票进一步扩大收益。总体来看,证监会新规主要规范了基金参与出借业务的基本原则、业务性质、风险管理等内容。我们认为,当前指数型及指数增强产品是牛市周期来临后赚钱效应确定性较高的品种,弹性大,风格明晰且恒定,风险承受能力高的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企业
苏宁宣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零售布局一路“狂奔”
6月23日下午,苏宁易购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与家乐福集团达成协议,拟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本次交易已经苏宁易购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全体董事审议通过,尚需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楼市
房企债务兑付高峰临近,房地产信托项目违约风险抬升
近日,随着房企大额债务集中到期的临近,加上房企融资环境进一步收紧,房地产信托项目的违约风险有所抬升。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有1006个,规模达2830.59亿元,信托资产风险率较2018年末环比上涨0.28%。
解读:随着房企债务兑付高峰的临近,房地产信托违约风险有所提升,部分信托公司在近期出现逾期或违约事件,信用下沉较大。对此,监管层在“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通知中多次重申严控房地产融资项目,进一步收紧了房企融资环境。今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有所回暖,抬升了房企开工意愿,房企短期融资需求旺盛,但房地产类集合信托成立规模却在同期环比下降了17.73%,这或许意味着信托机构已经警惕相关项目的累积风险,房地产信托项目的融资门槛或迎来提升。整体来看,信托公司的交易对手开始逐步向头部房企靠拢,并将目光聚焦于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等政策扶持地区的房地产项目,通过提高对手方资质和标的质量来降低项目违约风险和政策风险。投资者应警惕银保监会及地方银保监局罚单披露的违规向房企“输血”的信托公司,以及债务杠杆较高的房企。